【專題演講】2025-08-01 16:00-18:00 探索一個舊(且新)的領域:統計學(與機器學習)的歷史與哲學 ( A Plea for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
DATE
|
2025-08-01 (五) 16:00-18:00
|
PLACE
|
光復校區雲平大樓東棟一樓27103演講廳
|
SPEAKER
|
高翰迪教授 Philosoph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TITLE
|
探索一個舊(且新)的領域:統計學(與機器學習)的歷史與哲學
A Plea for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
ABESTRACT
|
統計學的歷史與哲學的整合,至少可追溯至 Hacking(1965)的開創性工作,並由 Mayo(1996)進一步發展,但這條整合之路並未持續深入發展。然而,這樣的整合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因為當前人工智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賴一個與統計學並行發展的領域:機器學習。如今,統計學與機器學習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雙重的整合:一是歷史與哲學的整合,二是它們所涉及的對象──統計學與機器學習──的整合。為了促進這樣的整合,本演講以一個機器學習中的哲學思想作為個案研究,指出其根源可追溯至 Neyman 與 Pearson 於 1936 年的著作中一項常被忽視的洞見(這是他們 1933 年經典之作的後續)。這可以幫助我們清楚看到一個科學推論的基本原則,這項原則在古典統計學與機器學習中常常被實踐卻極少被明言(更別提被批評或者是辯護)。我稱這個基本原則為「可達成主義」(achievabilism):即,在評價科學推論方法時,正確的評價標準不應是固定不變的,而應取決於在特定問題情境中哪些標準可被達成。此外,我想提倡的整合也出現在方法論層面,結合了科學哲學光譜的兩端:一方面是科學的歷史與哲學(HPS, or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把科學史當作重要的哲學工具;另一方面是形式知識論(Formal Epistemology),把數學當作重要的哲學工具。本演講的內容不預設任何數學知識,所有用到的數學工具都會在演講中先解釋再使用。
|
SPONSOR
|
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SIGN UP
|
即日起至2025年7月30日(三) 23:50截止
|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