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之生成動力學 - 黃彥嘉

banner

課程介紹

這門課是由化學系林弘萍教授所開授的模組化課程,第一堂課即介紹了這門課最大的主題──「生物成礦作用」,即是探討沉澱於生物系統(有機體)中的無機固體(碳酸鈣、矽酸鹽類……)之形成、結構以及性質。同時也介紹了所需的先備知識──原子間的鍵結及分子間作用力等等,在這之後就帶出了生物體中生物成礦作用的實例,例如:組成球石藻及有孔蟲門外骨骼的都是碳酸鈣的生物成礦作用;而矽藻的細胞壁是由矽酸鹽類的生物成礦作用所形成的。

隨後幾天的課程,則是將第一堂課所教授的內容加以延伸。林老師針對上述生物成礦的實例加以闡述其中的機制,也就是此課程名稱中「動力學」的部分,舉例來說:軟體動物的外殼內部構造有多種的排列形式,每種皆是由不同的生物成礦作用以一定程序所形成的,而每層的構造皆有特殊的功能。最後再總結出四個最主要的生物成礦作用(1. boundary-organized biomineralization 2. organic matrix-mediated biomineralization 3. Morphogenesis tectonics 4. biomineral Tectonics)的過程為這門課做出總結。

本課程的最後一天是期末考,可以參考講義,而課程結束後還要繳交一篇關於生物成礦作用的科學報告,總分以出席(20%)、期末考(60%)以及科學報告(20%)作為評比。

修課心得

這是我大學生涯第一次修模組化課程,當初單純因為暑假無聊而下一個學期課業又很重才選擇在暑假多修一些學分,沒想過能在這些課程中帶走什麼。

走進教室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方面是以前從沒接觸過這類型的密集課程,一方面是因為對外系的老師不熟悉而害怕無法及格。而老師也沒有讓我「失望」,剛開頭隨即來個下馬威,老師看到在玩手機的同學就開口說「要玩手機的現在出去,沒人逼你來這裡。」馬上讓我意識到,如果只是想來混,那還是及早退選吧!於是往後的幾天都很專注於老師的授課內容,雖然與我最初的規劃──單純拿個學分不相符合了,但事後回頭看,做出專心於課堂的選擇卻是最正確的決定。因為過往自己只著力於本科系的專業科目,並沒有多去涉獵其他領域,也不認為自己有辦法駕馭本科系以外的課程的,所以這五天之中,還是有些許的吃力感。但慢慢的,隨著課程進展,也能了解這門課的重點到底是在哪了。

不過要說在這堂課中收穫最多的是什麼,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學術的內容,畢竟以後也可能不會再接觸了,而是老師在課堂中說的,他認為台灣的大學生努力程度不足,每天下課幾乎都是跑出去玩,玩到很晚又接著去吃宵夜,到了考試前才熬夜臨時抱佛腳,不管是對學業還是身體都沒有好處。而老師也提到了他相當佩服那些願意將自身積蓄投資在研究領域上的學術界人士,縱使下場可能會很慘,精神卻是值得大家敬佩的。同時他也對那些相同領域但退休後開始炒房的人嗤之以鼻,認為他們已經喪失了該有的學術精神。雖然老師單純的想抒發自己的感想,但對我的影響卻非常深,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己未來到底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而在課程結束後回頭想起來,第一天那種被下馬威的感覺早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覺得老師其實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而科學報告的部分同樣也讓我獲益良多。過去做過的報告大多是應付了事,但此次因為是不熟悉的領域,很害怕內容有什麼嚴重的錯誤,因此花時間從許多論文中找資料查證,這是我過去從沒有過的經驗,算是一個非常好的磨練!畢竟以後要面對的,可是更多的論文,以及更嚴格的報告標準。

我選擇的期末報告內容是關於「趨磁細菌」的原理及應用,而在找尋資料的過程中才發現,原來在醫學上常用的核磁共振,其成像所利用的顯影劑,以及治療腫瘤的磁熱療,都與生物成礦作用息息相關,可以算是到目前為止所做過讓自己最滿意的報告,同時也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最終,我在這門課拿到了85分,雖然滿意但這應該是經過調分後的結果,不過最重要的並不是得到了多高的分數,而是我在這門課中確實獲得了能在大學生涯中帶著走的東西。

 

關鍵字 #成大模組化 #林弘萍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 #生物成礦 #趨磁細菌

bottom

 

瀏覽數: